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试题
教案
论文
课件
语文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设计
》
教案
阅读:166
标签:
教案
第1册教案
苏教版第1册教案
一上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集体备课2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重点: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www.xkb1.com
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情境导入
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手脑并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的,体现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的精神。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宽
四、总结评价
新课标第一网
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开放的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力,通过自我探索与合作交流,掌握了关于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树立信心。
教
学
反
思
课题:练习五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练习计算,提高练习的兴趣和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练习,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认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想法。
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难点:能用5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情境创设,合作交流
二、深化应用,领悟解法
三、规范书写
四、全课总结
通过联系生活情境,看一看、填一填、小鸡的家在哪里、比一比、写算式,既巩固了新知,又加深了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放的情境,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课题:和是6、7的加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数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思想。
重点: 学会得数是6、7的加法.
难点: 感受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及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谈话引入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四、小结质疑
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利于激发学生的的探索兴趣。
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合理性,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明白看待同一现象,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就可能不同,看问题要多角度看。
通过读一读,让学生体会这样整理的合理性,记一记帮助学生理性地掌握和是6、7的加法。
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计算的能力。
教学
反思
课题:6、7减几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6、7减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新授
二、进行练习
四、总结
通过学生带到实际生活中,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比较,学生明确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从而体会数学思考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问题内部联系的奇妙。
通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对合理的说法加以肯定,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由“扶”到 “放”,让全体学生巩固和内化知识。采用不同形式串联练习内容,使学生不感到乏味,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
教
学
反
思
课题:练习六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6、7减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
课前准备:光盘、口算卡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二、进行练习
三、深化应用,领悟算法
四、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对学生说的算式加以整理,可以使学生对得数是6、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算式有完整的认识。
通过一图两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体会相应的两道算式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想象的能力。
针对学生计算时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口算的能力。
展开全文阅读
教
学
反
思
课题:8的加减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一图四式,让学生学会得数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计算,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2、发展学生初步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能力,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时的表达能力。(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重点:掌握得数是8的加法及8减几的减法计算方法。
难点:初步学会运用知识间联系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二、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三、全课总结 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发现数量关系,并最大程度地在自己知识范围内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是由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自主探索活动构成的,是在合作与交流的氛围中形成的。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帮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自主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经验。
归纳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的算式,同时也强化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
通过将枯燥的巩固练习设计为富有童趣的小故事、小难题,来满足学生乐于济困助人、争强好胜的幼稚心理,使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感体验和成就感体验。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有条理地记录的习惯。
教
学
反
思
课题:9的加减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和是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渗透简单函数思想。(能运用数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重点:掌握和是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难点:能用关于9的相应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挂图或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二、探索新知
三、巩固提高
通过进入情境,从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先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突出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
通过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课堂能呈现出开放、生动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新知不是通过老师的说教得到的,而是自己悟出的。
培养学生从无序到有序、有条理地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
学
反
思
课题:练习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领悟和熟练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和熟练计算8和9的加减法。
难点:熟练计算8和9的加减法。
课前准备:光盘和口算卡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合作提高
二、深化巩固,练习体验
三、总结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提高练习的兴趣和计算的正确率。
通过找数填数算式、口算我最棒、密封拉卡片、找一找、搭积木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熟练计算8和9的加减法。
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已有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
反思
标签:
教案
第1册教案
苏教版第1册教案
一上第八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一上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第一册)
下一篇:
一上第五单元分类教案及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第一册)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
新课标
|
苏教版
|
西师
|
北师大
|
青岛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学案
|
说课
|
实录
|
案例
|
反思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