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713
标签:
教学论文
说解七字诀——学习《新大纲》所想到的——习
习即习惯。这是修订版《大纲》突出强调的,细细算来,明文写入修订版《大纲》的就有5条。首先是一条总要求:“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随后是分门别类地对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要求。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中年级要“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和作文教学中要“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等等。如果再要计算暗含在条文之中的有关养成习惯的要求,那就更多了。修订版《大纲》为何这般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呢?
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王尔德所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那么,何谓习惯呢?从字面上看,习惯就是由于长期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说白了,说是一个人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行为的自动化。
神经科学家、生物学家现在已经发现,大脑和神经结构在注意、感知、随意活动、意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大脑的有关组织不但能使某些特定信息,即熟悉的具有相似性的记忆信息组块得以自动而快速地恢复,而且对整个系统起到了易化和连锁的作用。有实验证明:人对不熟悉和没有养成习惯的事物进行再认识的反应时间约为2-3秒,最快也不少于1秒,但只要经过几天的连续强化训练,养成了初步的习惯,反应的时间就能缩短到1000微秒左右,使反应速度提高100倍左右。由此可见,人对事物愈是熟愈是熟悉、习惯的程度越高,相似的程度越大,反应速度或解决问题就越快,动作就越准确,行为就越自动化。这也就是钢琴家、舞蹈家、跳水运动员、乒乓球运动员……为什么要对乐曲、舞蹈动作、跳水中的各种动作进行日复一日的相似练习,以求达到高速反应的直觉能力的原因。关于这一点,科学家、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发明家也不会例外,都要从小培养他们观察、动手能力以及阅读检索各种文献的能力。没有艰苦的长期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培养自己非凡的直觉能力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习惯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由外显认知转化为内隐认知的过程。在外显认知阶段,为了认识和解决新的问题,人们必然要从自已的记忆中调用大量的“相似块”,来跟问题的解决方向、目标、环节进行相似激活、相似选择、相似区配、相似建构。由于调用的信息量大,处理的时间长,这就导致了反应的速度比较慢。但经过了无数次的相似重复,大脑就会产生“易化”和“募集效应”,而行为就会从外显认知转化为内隐认知,形成了“快速反应通道”,而使反应过程呈现出定型化、自动化、快捷化的特点,而当诸多优良“快速反应通道”牢固建立而又集于一身的时侯,这个人也就是一个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了。
既然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此重要,按照修订版《大纲》的要求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一、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微观性,坚持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具体的、微观的,是一个日积月累渐进的进程。所以,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塑造未来的有用之材着眼,从不起限的小事着手。以“小”见“大”。语文教学究竟怎么搞呢?对此,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张庆先生发表了很好的见解。他说:语文教学的出路何在?我看还是要眼睛向下,固本培元。起点不妨低些,但训练一定要扎实,要求一定要严格。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作文等训练上,放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素质上,要使过去为“软”的东西真正地“硬”起来。
小学阶段要让学生高质量地掌握2500个常用字,并经常注意纠正错别字。每次练习写字要让学生检查一下自己的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做到姿势不正确不动笔。要把练字贯穿到写字的实践活动中去,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写生字遍数宁可少些,但要一笔一画写得规范,写得好看。阅读教学,先要训练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待琅琅上口了再“开讲”。小学阶段务必让学生熟练地背诵上百篇诗文佳作,要注意经常温习,防止回生。作文教学要在“细胞”上下功夫,亦即在写通顺每句话上下功夫,务求文从字顺,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些看起来似乎属于微观范畴的小事,殊不知宏观的目标恰是通过这些属于微观范畴的小事来实现的,不去抓这些小事,向素质教育转轨只能是一句空话。(张庆著《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二、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长期性,忌烦戒躁,持之以恒
“思之自得者真,习之纯熟者妙。”(明·王廷相语)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邓亚萍能在0.3秒左右的时间内,判明对方来球的性质,并做出准确有效的反击,这是她长期坚持艰苦训练,经过重复的相似动力定型的结果。同样,我们许多人说话能出口成章,滔滔不绝,但他并没有去仔细考虑过如何组织主、谓、宾语,所依靠的都是有已经高度自动化了的习惯。而习惯的形成,是长期实践、多次相似重复运动的结果。所以,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比如读书、写字的正确,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等,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养成自学的习惯却绝非易事。稍有懈怠,便会逐渐走样,经常中断,就会半途而废。养成好习惯的同时,要随时注意抵挡不良习惯的滋生。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习惯也不例外。它既有使人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也有贻误终身的坏习惯。好习惯如不能长期坚持,那就会被坏习惯来取代。“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所以,好习惯不可能自然的形成,而需要自学地接受一定规矩与制度的约束,愉快投入某些带有“强制性”的训练,甚至要长期坚持与自己“过不去”,直到“习而成惯”为止。人有个体的本性(个性),又有类的本性(社会性)。一种习惯如果已成为众多人的群体习惯,那就会形成一种“风气”、“习俗”。风气一旦形成,就要反过来影响个人的成长。这就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消极地去逃避不良环境,而应当从我做起,改变环境,创造环境,并利用“群体效应”,以良好的班风与校风陶冶、感染学生,抵制不良习惯,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
http://www.pep.com.cn/
(江苏 高林生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2、3期)
标签:
教学论文
说解七字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怎样解释“留连戏蝶时时舞”
下一篇:
说解“七字诀”——学习《新大纲》所想到的——作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