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84  
标签:教学论文 综和专题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四)——还是从评价谈起 (北师大版综和专题)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四)

——还是从评价谈起

              武山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顾建平

三、关于阅读教学

(强调积累•••••••体现文本•••••••彰显个性)

一、我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1、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的过程。

2、阅读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是运用方法、实践方法的过程。

问题:(1)考试中学生不会阅读?

①包办太多,讲的太多(一节课讲的时间≥50%);

②读的少,感悟少(字、词、句、段、篇都是我们讲出来的,通过种种预设得到的所谓的准确答案)。

二、阅读教学做什么?

1、激发兴趣(考查的方法:①课外阅读量;②阅读笔记;③参与讨论的积极性;④对课文阅读之后留下的印象);

 2、积累知识与方法(考查的方法:①量:背诵、默写、课外阅读文章的篇目、报刊杂志等;②质:背诵、默写的正确、流利程度,学生对资料的选择等);

3、养成习惯(考查的方法:①积累的多少;②读书笔记;③阅读的态度等);

4、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的程度等。比如:

(1)《跳水》:①从船长身上体会:沉着果断;

②从孩子身上体会:一时好胜,赌气而不顾危险;                ③从水手身上体会:开玩笑要注意分寸。

     (2)《曹冲称象》:用人代替石头也很可取;

     (3)《小猴下山》:玉米、桃子、西瓜、小兔一个比一个值钱(不正确的价值取向)。

     (4)《龟兔赛跑》:让乌龟二次获胜的方法中,请个小乌龟帮忙把岔路口的路标转换个方向(不正确的价值取向)。      

问题:(2)以上四点在试卷上都没有明确地体现与反映,我们教育教学的成果将如何体现出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副主编陈铮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喜欢做、乐于做就没有负担了,负担重是因为不想做,不喜欢,没有兴趣”。

以上四点与考高分,取得好成绩并不背离,也许起初见效慢,但后发力强,持久,有韧性学生终身受益。

三、《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体现:

1、兴趣与习惯:

第一学段(1─2)喜欢阅读,感受乐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第二学段(3─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2、阅读方法:

(1)第一学段(1─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学段(3─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学段(5─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①学习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②初步学会默读,提出疑问。

③每分钟默读300字。

(3)①借图读文章。

②略读文章,粗知文意。

     ③浏览文章,探究性阅读。

(4)①读读背背诗文。

②诵读诗文,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③诵读诗文,能注意声调、节奏,学会品诗。

3、词句的理解:

(1)联系上下文、生活理解词句。

(2)联系上下文、工具书、生活积累理解关键词的表达作用。

(3)联系上下文、工具书、生活积累理解关键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感情色彩,推想词句意义,表达效果。

(4)内容领悟

第二学段(3─4)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情感。

第三学段(5─6)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情感,初步领悟表达方式,有个性化阅读的主张。

(5)文体把握:

第一学段(1─2)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诗歌(读读背背,识字写字。有趣,想说)。

第二学段(3─4)叙事作品:体会人物命运、喜怒哀乐(想说),诗歌(读读背背,理解词句)。

第三学段(5─6)①说明性文章:体会要点,说明方法。②叙事作品:能归纳出事件的梗概,印象深刻的内容,说出阅读感受。③诗歌(重点感悟,诵读欣赏):了解诗意,诗情。(能从阅读中受到感染、激励、向往、追求)

(6)标点符号:

第一学段(1─2)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第二学段(3─4)体会句号、逗号的不同用法,冒号、绰号的一般用法。

第三学段(5─6)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区别。

(7)积累:

第一学段(1─2)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背诵优秀诗文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四、对三维目标的体现:

1、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2、注意了目标的阶段性、层递性、连续性;

3、关注了阅读的兴趣、方法、习惯、量的积累、阅读的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标签:教学论文 综和专题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二) ——还是从评价谈起 (北师大版综和专题)
下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