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252  
标签:教学论文
自主实践 体验感悟——综合实践活动《我爱秋天》教学例谈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低年级的一门非学科性的活动型课程,一门综合性实践型课程。它的最大特点是: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体现儿童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活动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下面结合《我爱秋天》主题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寻找秋天

1.导入活动 

师:秋天已轻轻地、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寻找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到哪去找秋天吗?(引导儿童讨论,自主选择,决定参观路线和计划,自由结合分组。) 

生:讨论后决定到田野里去寻找,到实践园去寻找。 

 2.寻找秋天 

地点:田野。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先到田野里寻找秋天,小朋友要细心观察,你们可以用眼睛看,可以用鼻子闻,可以用耳朵听,可以用手摸,而且小朋友一路上要团结合作,注意安全。(师生愉快地融进秋天的大自然中学生有许多表现,也有许多发现,教师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活动,并适当给以引导,以下截取活动中的片断情景。) 

生A:看,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稻子成熟了。 

生B:白白的棉花从棉花果子里钻出来了。 

生C:向日葵的脸全向着太阳呢! 

师:是呀,向日葵为什么会向着太阳呢?有没有不向着太阳的。你们会不会想个办法采证明呢?(引导学生探究) 

[这一活动意在引导儿童去发现秋天的特征,积累关于秋天的知识,亲身实地体验丰收的喜悦。] 

地点:学校劳动实践园 

我们再到实践园去找秋天,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仔细观察,仔细寻找。(截取活动中的片断情景) 

生A:好多好多菊花开了,白的、黄的、红的。 

生B:一串红就像小鞭炮噼雳叭啦地开了。 

生D:快来呀,红红的树叶多好看。 

师:你知道这红红的树叶叫什么吗?(告诉学生这是枫叶。) 

生C:草地上有很多落下来的树叶,有红的、有黄的。 

师:小朋友把自己喜爱的落叶收集起来留做贴画或做标本。 

生E:老师,这里有好多蚂蚁排着队搬东西呢。 

师: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要搬东西吗?我们身边有很多小动物,像青蛙、蛇、小刺猬,它们是怎样适应气候变化的呢?小朋友课后要仔细观察、研究。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意在引导儿童留心观察自己身为的花、草树、小动物,结合观察情况,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征。] 

二、组织学生自主活动,感悟秋天 

地点:教室 

1.观察录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秋天。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秋景,让学生进一步真切感受到秋天果实累累,黄叶飘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设计意图:录像主要供儿童欣赏,启发想象,激发儿童对秋天的热爱之倩,用身心来感受秋天。] 

2.让儿童自由主动说—说,演一演,加深对秋天的认识。 

引导儿童小组里说,大组交流,说说自己找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再让儿童演一演秋天菊花开放的样子以及黄叶飘飘的情景。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培养了儿童对秋天的情感,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 

3.学生动手贴、画秋景图,表达对秋天的热爱。 

部分学生借助图片(苹果、柿于、梨子、大雁)及采集采的实物(落叶、水稻、花生、大豆、棉花等)合作完成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其余学生画出心中的秋天,可以独立作画,也可以合作进行。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意在给学生充分想象的自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儿童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4 .组织学生评议,进一步体验创造的快乐。鼓励儿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欣赏。

[设计意图:此活动允许率性而为,培养学生在探索与求知中的大胆和自信,让学生体难创造的快乐。] 

三、教后反思 

主题活动成功之处在于: 

1.能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让儿童自己确定寻找秋天,老师和儿童一起走进田野、实践园去寻找秋天,真切感受到了秋天。 

学生在开放性的活动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生活课成为不是老师叫儿童做什么而是儿童主动想做什么的课程。 

2.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完全改变了,学生在活动中情绪高涨,气氛特别活跃,他们善于观察、发现。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充分创设了表现个性的机会,学生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教师从儿童活动的支配者、指挥者,变成了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3.学生在活动中凭借自己的兴趣,发现了秋天的特征,亲身体验到秋天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增长了见识。通过看、说、演、贴、画等一系列综合性活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总之,这种课型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江苏丹棱县实验小学 施国香)
标签:教学论文 自主实践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也谈小语教材中实践因素的挖掘
下一篇:集中识字的主要方式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人教版| 苏教版| 西师版| 北师大| S版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论文|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 教师随笔| 学生习作| 作品赏析| 备课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