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试题
教案
论文
音像
素材
课件
班主任
数学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709
标签:
教学设计
第12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12册教学设计
夜晚的实验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雷达吗?那是现代军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装备,你知道医院里的B超等设备吗?其实,雷达、B超等,都是超声波。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然而,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又是怎样开始的呢?这得从一位意大利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2、板书课题:7 、夜晚的实验
3、质疑: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
4、师:同学们刚才提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这些问题是问谁的呢?
(引导学生懂得,最了不起的是学会问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
(2)在读课文的同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看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语。
(把生字字音读准,能看生字想词语,成语,通过交流达到丰富词汇的目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交流刚才初读课文后的收获。
4、质疑问难。
三、再读课文
1、师:一篇好的课文,不仅仅告诉我们一些问题的答案,他在讲述一个故事的同时,还告诉我们许多许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
请同学们投入的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多读几遍,在书上写上你喜欢的理由。
然后和同桌的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你的收获。
2、交流,点评。
四、指导写字
1、交流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学习
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课文有时如何细致生动地讲述这一个实验的经过的呢。
现在我们继续学课文,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感受斯帕拉捷是怎样完成这一个实验的。
二、精读课文(1-6段)
1、读第1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
出示:
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指导读出蝙蝠的灵活,读出“常常看到”。
出示:
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这个问题是问谁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怎样读好这个句子?
(2)交流,朗读。
(3)师:那么斯帕拉捷是怎样着手进行实验的,实验情况怎样?
2、精读课文2-6段。
(1)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
“不由得惊叫”说明什么?
“瞎子”加上引号指什么?
第一次实验的结果怎样呢?——
(2)出示:
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师:这个问题是从那里来的?这一次斯帕拉捷在问谁呢?他有时怎样做的呢?
(引导学生继续朗读课文)
(3)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思考:
这一段讲斯帕拉捷做了几次实验?这实验情况又如何呢?
出示:
难道它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
指导朗读这句话,从这个问句中你感受到什么?
师: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简洁叙述了斯帕拉杰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以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然而第三次实验依然没有找到蝙蝠夜间飞行自如的探路工具,当时他又是怎样想的呢?你能帮作者设计一个问题吗?
(学生思考,交流,评价,并说明问题设计的依据。——从下文中知道)
(4)指名朗读课文第五第六两段
出示: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事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同学们,此刻的斯帕拉杰心情如何?你能从这句话中看出来吗?
(这里一个“啊”表示出斯帕拉杰是那么的惊喜,两个感叹号也足以看出实验成功给作者带来的是何等的兴奋与快乐。)
指导朗读5、6自然段。要读出快乐,惊喜的语气。
(5)小结:
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了斯帕拉杰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
从斯帕拉杰的实验研究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些什么?
(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3、学生感情朗读课文2-6自然段。
三、练习用自己的话指导复述实验过程。
(1)分部分复述。
(2)完整复述。
第三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斯帕拉捷是怎样通过实验,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学生可以在概括描述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复述。
2、师:斯帕拉捷的实验证明,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捕捉食物的。但是,蝙蝠又是如何依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的呢?这里面还有许多秘密呢。
斯帕拉捷的实验对以后的科学发展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二、读讲课文7-9段
1、出示: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1) 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
(2) 质疑:句子中‘“穿透”、“听”都用上了双引号,你是怎样理解的?
(“耳朵”本来是不能穿透黑夜的,没有声音的物体也是不能用耳朵来听的。但是,应用“穿透”和“听”这两个词语,形象地说明了蝙蝠辨别方向的特点。)
2、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展开全文阅读
(1) 读了这部分内容后,你知道了什么?(奥妙)
(2)出示:
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
朗读句子,引导体会比喻的作用。(形象地解释了“超声波”这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3、超声波对于人类,又有怎样的功用呢?—— 读课文最后一句。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实验造福了人类)
三、课堂小结
1、 读了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你又受到什么启发?
(科学的发展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不断的努力。
要热爱大自然,因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的发展,人类美好的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相关。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迪太多了。例如……
科学家前赴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应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
四、 读完了这篇课文,你还有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的吗?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发现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标签:
教学设计
第12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12册教学设计
夜晚的实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音像素材
教学视频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夜晚的实验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下一篇:
夜晚的实验教案(苏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教案分类检索
部编本
|
人教版
|
苏教版
|
西师版
|
北师大
|
S版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文章分类查询
德育
|
论文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教学反思
|
作文指导
|
教师随笔
|
学生习作
|
作品赏析
|
备课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微信:
13958889955
电脑版
瑞文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