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设计教案
阅读:798  
标签:教案 第3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3册教案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88-89页,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四 l-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本领。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数学意识,使学生知道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发

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完成88页的复习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

    指导学生操作学具

    第一行摆5个圆片 

    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片少2个。

    第二行摆_个三角形。

    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2)启发学生互相说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11。

    (l)出示例11,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有红花15朵,黄花比红花少6朵。黄花有多少朵?

    (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和问题,启发学生知道什么?

        使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

    (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黄花比红花少6朵,也可以怎么说?

         使学生明确:黄花比红花少6朵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6朵。

    (4)列式计算    9+ 6= 15(朵)

    (5)进一步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

    3.反馈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做一做”第2题

    三、巩固发展

       看书质疑。

    四、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要分析数量关系,谁多、谁少,再列式解答。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l、2题。

    六、板书设计

                                    应用题

例8:  有红花15朵,黄花比红花少 6朵。黄花有多少朵?

                           15-6=8(朵)

                            答:黄花有8朵。

 

 

应用题的对比(2)

    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四第5~8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数学意识,使学生知道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发

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

    二、探究新知

    l.投影出示例12。

    2.小组活动。

   (l)议一议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教师出示图片或投影片。


展开全文阅读
   (2)通过议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

   (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2题已知的第2个条件。

    两题都用减法计算。

    3.独立解答

(4)       填空。

(5)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反馈练习“做一做”

    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二十四第8题

    2.练习二十四第5题,出示投影片。

    学生议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了解数量关系,口头计算。

    四、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6、7题。

    六、板书设计

                                    应用题

例12(1)有红花54朵,黄花36朵,黄花比红花少多少朵?

54-36=18(朵)

答:黄花比红花少18朵。

               

(2)有红花54朵,黄花比红花少18朵。黄花有多少朵?

                54-18=36(朵) 

答:黄花有36朵。

                  

 

不连续退位减

    教学内容:教材第94-95页,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五中的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退位的算理,正确进行计算。

    2.总结减法计算中应注意的地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2.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检验的好习惯,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120-80    140-70   1200-800     l100-400   1300—700   1400-800

    2.53减26得多少?用坚式算出来,指名板演。

       订正时说一说两位数减法要注意的地方。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用坚式进行计算,并板演。

      (3)启发学生想一想,计算时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计算三位数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教学例2

    (l)出示例2

    (2)启发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应该怎样计算?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启发学生思考。

    (4)引导学生明确:十位上的数不够减,从百位退1,在十位加上10再减。

     3.教学例3

    (l)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试算,你们发现了什么?(个位、百位不够减)

    (2)让学生分组讨论说说百位不够减,该怎么办?

        使学生明确:百位不够减,从千位退1,在百位上加上10再减。

    (3)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

     4.归纳总结:

    (l)交流汇报

    使学生明确: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 10再减。

    (2)引导学生议论:三、四位数的减法和两位数的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阅读教材95页:三、四位数的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4)反馈练习

     三、巩固发展。

    1.分组讨论并计算,95页“做一做”第3题、练习二十五第3题。

    2.看书质疑。

    四、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所学知识和应注意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五第2、4题。

    六、板书设计。

百  十  个                   百  十  个            

3   7    6                    3   1   9

—  1   3    2                 — 1   7   6

2   4    4                    1   4   3


展开余文
 

1230-425=805

1   2  3  0

—    4  2  5 

8  0  5

 

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96——97页例4,“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五的第5——9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  把下面减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15—3 = 8            ( )+( )= ( )

       (2)42—30=12      ( )+( )= ( )

2.  按课本第112页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减数加起来,结果怎样?算算看。”

用竖式计算:1230—425    805 + 425

指定二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列式计算。

做后,引导学生观察两道复习题,并说说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1.  教师将上述两题竖式中相同部分用线连起来如下:

在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

我们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教师说明: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不仅要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还要学会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师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2.  教学例4。(1)出示:4736 — 826 = 

指名用竖式演算,然后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验算。全班学生计算并验算。

(2)利用学生的板演,指名讲计算过程。(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减起,百位不够减,从千位退1作10,百位17减8得9,千位剩3。)

(3)       正验算是否正确,看差与减数相加是否等于被减数。

教师还要指出:如果题目没要求验算,为了简便,也可以不另写验算的竖式,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验算时也是把差和减数加起来看得数是否等于被减数。

可以让学生看看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由学生口述:个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进上的1加3得4。

板书如下:

3.  小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6页,齐读验算的方法。

课本第97页“做一做”习题第1 — 3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5 — 7题。

五、课后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8、9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六、板书设计

减法的验算

4736-826=3910

4  7  3  6                                            3  9  1  0

—   8  2  6                      验算:             +     8  2  6

3  9  1  0                                            4  7  3  6

 

 

连续退位减

    教学内容:教材第99负例5、例6、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六第l-3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有序思维能力。

    2.通过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1-7       12—9      10-6      10-8

      12-3       16-4      20-5      14— 8      

    2.笔算:(指名板演)

       394 —76     3264- 236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十几减几的口算和退位的笔算减法,今天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

    2.教学例5

    板书例5

      借助计数器拨数。

    让学生试算,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个位、十位连续不够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怎样算?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有退位点,应该少看1再向前一位退位,在本位上加10再减 。                                            

    让学生借助板书再完整地叙述计算过程。

    3.及时反馈,强化算理:

    4.教学例6

(1)板书例6

     让学生观察笔算的算式,发现个位、十位、百位都不够减。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例5的计算方法,说一说怎样计算。(特别是十位,原来是够减的,但被个位退1后就不够减了,要向百位退位)

    再让学生观察百位和千位上数的特点,留给学生自己算,指名板演。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最后让学生看坚式和各位上的计算过程,自己再说一说算理。

    5.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五题后3小题。

    分组练习,指定两名学生完成在投影片上。利用投影订正,并让学生口述其中两题的计算过程。

    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分组练习,指定两名学生完成在投影片上。订正时,教师强调,做题时要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三。巩固发展

    四、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小给本课所学的知识和应注意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2、3题。

    六、板书设计

                              连续退位减

例5:      4   3    1

—      9   7

3   3   4

 

 

例6:5120-3826=1294

              5  1  2  0

          —  3  8  2  6

              1  2  9  4

   

   

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

    教学内容:教材103负例7、例8,完成“做一徽’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七中的第1.2题。


展开余文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0-43   120-30  120—80    7000-2000     

    二、探究新知

1.  引人新课。

  教师: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2.教学例7

    (l)动手操作,感知算理

    (2)坚式计算,明确算理。

    引导学生在以上计算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并试算。

    (3)教师巡视,重点帮助有困难的组。

    引导学生汇报:

    让学生借助板书完整地叙述计算过程。

    教师:用竖式计算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与前面学的连续退位减的方法相同。

    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0不够减,退位后看成10再去减,哪一位上的0有退位点,退位后看成9再去减。

    (4)反馈练习。

    计算并口述算理:

        401一124     605-378

     (5)教师小结:

      3.教学例8

      提问:这道题与例7有什么不同?(在课题上补充“末尾”)

      教师问:个位不够减,十位,百位上都是0,应该怎么退位呢?退位后各位上的数各是多少?分组讨论。

    讨论后引导学生回答:个位上不够减,因为十位、百位上都是0,所以要从千位退一。这样千位上由3变成2,百位由0变成9,十位由0变成9。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个位、十位上的结果。

    百位、千位上的计算留给学生试算。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做在课本上。

    引导学生小结:

    计算被减数末尾数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时,十位、百位是儿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

    4.反馈练习

    5.如果例8的被减数改成3010,该怎样计算?

    请同学们用坚式进行计算。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6.完成“做一做”第2题。

    7.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计算:4020—1345=   3000-1368=

    四、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强调:被减数中间的0退1后作9减,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被减数退位后每位上的数的变化情况。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三题的前4小题和第2题。

    六、板书设计

                      

 

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

例7:      3   0   2

—    1   5   9

1   4   3

例8:3000—628=

      3  0  0  0

—                  6  2  8

2  3  7  2

 

 

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104页例9,“做一做”习题和练习二十七第3——6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解答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解答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问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  口答。

1元=(   )角       3元2角=(   )角

3元4角5分=(   )分    2角6分=(  )分

2、  笔算

2600-975   4050-2436    5006-3249

二、新授

教学例9。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1、  分析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  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  8元7角5分—1元5角8分该怎样计算呢?(先写出元、角、分,按照单位写出数字,列成竖式)

4、  得出的结果是717,在横式的后面能只写717吗?(应该写7元1角7分或717分)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

四、课堂作业

  完成二十七的第3——6题。

五、板书设计

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例9:小红买一枝钢笔用了8元7角5分,买一枝圆珠笔用了1元5角8分。一枝钢笔比一枝圆珠笔贵多少钱?

8元7角五分 — 1元5角8分 = 7元1角7分

元  角  分

     8   7   5

—  1   5   8

     7   1   7

答:一枝钢笔比一枝圆珠笔贵7元1角7分。 

 
标签:教案 第3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3册教案 求比一个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下一篇:第六课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新课标| 苏教版| 西师| 北师大| 青岛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学案| 说课| 实录| 案例| 反思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