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试题
教案
论文
课件
语文资源
类目:
首页
》
教学设计
》
教案
阅读:92
标签:
教案
人教版第11册教案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主动参与(人教版教案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专门安排了两节实践活动课,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笔者结合本册“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片段谈谈如何在数学实践课中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的体会和思考。
一、创设活动范围,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
教学片段一:“数学乐园”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到哪儿玩?
生1:我最爱到公园玩。
生2:我最喜欢到广场玩。
生3:我最爱到动物园玩。
……
师(出示“数学乐园”背景图):今天小精灵邀请你们到“数学乐园”去游玩,愿意吗?
生(异口同声,迫不及待):愿意,愿意,小精灵带我们去玩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首先通过“你们平时最爱到哪里游玩”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到小精灵邀请大家游“数学乐园”,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尊重自主选择,创建自发、民主的合作氛围。
教学片段二:“我们的校园”活动。
1.跳绳活动(闪动画面),让学生说说图意,显示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2.踢球活动(闪动画面),让学生仔细看图,说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教师引导:踢球的共有多少人?除了这个问题外,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3.跑步比赛,说出图意并回答:小方框里要我们填什么?你还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能解答出来吗?
4.出板报、练武活动。教师先问:看到这两个情景,你们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又该怎样解答?接着按学生对活动的喜好将学生分成5组。
师:现在我们临时组成5个学习小组去解决各项活动中的问题吧。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走到了一起,开始小组讨论活动。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他们的个性不同,智力水平、身体素质、情趣爱好都有差异。过去的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是以邻近的4人为一组,限制了学生的选择范围和与其他同学交往学习的能力。另外,传统教学中,学生总是围着教师转,课堂上出现的是一问一答的被动局面,教师轻视了对学生的研究,不了解学情和学生的需要。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的合作氛围,让不同的学生根据相同的兴趣走到一起,共同品尝成功的快乐。】
三、注重培养积极参与交流活动的能力。
教学片段三:“我们的校园”交流汇报。
小组代表1:我们小组选的是踢球活动,从图上可以看到黄队有8人,蓝队有7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8+7=15(人)。
小组代表2:从图上还可以看到守门的有1人,踢球的有14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15(人)。
生1:你们能动脑想出两种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真不错!不过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算:戴帽子的队员有1人,没戴帽子的有14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15(人)。
生2:还可以这样想:戴红领巾的有2人,没戴红领巾的有13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2+13=15(人)。
生3:正在喊“小心,要进球了”的队员有6人,没喊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6+9=15(人)。
学习小组:谢谢大家的帮助,我们小组再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研究表明,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对他们学习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还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了交流的实效性,保证了学生的全员参与,给予了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实现了表现自我的欲望。】
四、挖掘活动内容中的开放性因素,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学片段四:
完成统计图后提问:根据表中给我们的信息,你们能完成书上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想一想: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比一比:谁发现的问题多?(学生跃跃欲试。)要求学生自己想出要解决的问题后,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小组内交流。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参与交流。)
【由于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参加活动,活动中又为学生留出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这就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努力挖掘活动内容中的开放性因素,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和创造的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更多的数学知识,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
五、课后延伸,升华提高。
教学片段五:
“数学乐园”活动完毕,学生兴致未尽,下课后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数学乐园真有趣,下节课我们再游数学乐园好吗?”我积极响应,同时还布置了相应的任务:每个小组必须设计1~2个数学游戏。学生们领到任务后,在组长的带领下立即投入了设计工作,那股兴奋劲就别提了。
【课堂教学时间是短暂而有限的,利用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把有限的时间延伸到课后,发挥群体智慧丰富和扩展活动内容,提高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全员性和深入性。
综上所述,只有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强调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标签:
教案
人教版第11册教案
在数学实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在活动中学习有价值的数学——“高矮”(人教版教案设计)
下一篇:
整理房间(人教版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
新课标
|
苏教版
|
西师
|
北师大
|
青岛
1册
|
2册
|
3册
|
4册
|
5册
|
6册
|
7册
|
8册
|
9册
|
10册
|
11册
|
12册
教案
|
学案
|
说课
|
实录
|
案例
|
反思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