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设计教案
阅读:3003  
标签:教案 第11册教案 人教版第11册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9~10页,第11页做一做第1题,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受到“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关键: 

观察众多的实例,概括出比例意义的过程;找出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的规律。 

教具:CAI课件(载有: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及祖国地图、生物细胞等画面,学生活动内容、练习题等)。 

学具:每小组两张“合作学习内容指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一)教师出示CAI课件,结合画面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看了我们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美吗?我们的祖国方圆960万平方公里,幅员之辽阔,却能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清晰可见各地位置;科学家在研究很小很小的生物细胞时,想清楚地看见细胞各部分,就要借助显微镜将细胞按比例放大。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让学生完成教材第9页复习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5:2.7。 

[评:借助现代电教媒体,用形象、直观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跃跃欲试的情绪下进入新课的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1.合作互动,探求共性。 

先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完成“活动内容1”。 

活动内容1: 

项目第一次第二次 时间(时)25 路程(千米)80200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量写有意义的比。 

②观察写出的比,哪些比能用等号连接,为什么? 

③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这样的式子还可以怎样写? 

然后让学生汇报活动情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任意板书几个比例式。(如80:2=200:5, = ,2:5=80:200,5:200=2:80……)并指出这些式子就是比例。 

2.抽象概括,及时巩固。 

(l)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以上比例式,概括出共性。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例的意义。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完成第10页“做一做”,并说明理由。 

(4)让学生自己举出两个比例,并说明理由。 

[评:教师拓展了教材例1内容,让学生在众多的比当中找出相等的比,从而认识比例的共性,再由学生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并及时进行巩固训练。既体现了任何科学知识都是通过研究大量的实例的基础上得出的,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l)让学生查阅教材,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内项”、“外项”。 

(2)让学生观察自己刚才举的比例,找出它的内项、外项。 

(3)引导学生观察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外项和内项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让学生小组活动完成以下活动内容2: 

活动内容2: 

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如上面发现的规律? 

③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例子来。 

④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活动情况,认识到任何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都存在相等的关系。 

(3)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完成板书。 

[评:以上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都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探索,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将学习内容“大板块”交给学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完成练习四第1题区别比与比例。 

2.先让学生解答第11页“做一做”第l题,然后引导学生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不仅可以应用比例的意义,而且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3.完成练习四第2题。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评:设计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组成比例的思路和方法,使各种层次的学生思维都得到发展,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全课总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题。 

[总评:教者本着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对本课的设计特有新意:①教学思想先进。如重过程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②处理教材有新意。如以表格出示几个数量作为学生研究的原始材料,又为学生设计了两个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实际,而且可操作性强。③教学设计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标签:教案 第11册教案 人教版第11册教案 比例的意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备课参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倒数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下一篇:比的意义(六年级)(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教案分类查询
人教版| 新课标| 苏教版| 西师| 北师大| 青岛
1册| 2册| 3册| 4册| 5册| 6册| 7册| 8册| 9册| 10册| 11册| 12册
教案| 学案| 说课| 实录| 案例| 反思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